定期健檢是疾病的哨衛兵,但要注意了,有些食物、藥物、注意事項,健檢前沒多加留心,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甚至可能要重做,不僅傷荷包又耗神。
健檢的目的,就是要揪出蟄伏在體內的潛在病症。年過50 的歌神張學友,曾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大腸長了好幾顆不過,健檢前若沒確實遵守注意事項,卻可能影響檢查結果。一般健檢從抽血、尿液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到超音波、子宮頸抹片檢查、無痛腸胃鏡,甚至是高端的核磁共振造影(MRI)、電腦斷層掃描(CT),都有檢查前要注意的事項,有些食物、藥物甚至會影響健檢結果,民眾要多加留心。
健檢項目/抽血:依各院所指示,空腹至少8~12小時、降血糖藥暫時停用
抽血是健檢中最基本的檢查,可以看出肝功能指數(GOT、GPT)、腎功能(尿素氮、肌酸酐)是否正常;血液中的血脂肪(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空腹血糖及尿酸,是否有異樣。抽血檢查前,依各院所指示,必須空腹至少8~12小時,沒空腹或空腹時間過短,都會影響血脂肪、血糖、尿酸指數。「要注意的是,空腹不只是不能吃東西,白開水、紅茶、奶茶等液體,都不能飲用,」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強調。
有些民眾血脂肪數值原本就超標,異想天開以為在檢查前喝多點水,血會比較清澈、數字比較好看,但過多的水分其實會稀釋血液濃度,反而檢測不出準確的數值。
另外,檢查前3~5天也盡量不要吃麻辣鍋、燒烤、吃到飽等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國泰健康管理健康照護部襄理謝玉潔指出,曾經有民眾三酸甘油脂檢查數值高達一兩千(正常應小於150mg/dl),呈現乳糜血的狀態,當時很怕他會血管阻塞,隨時有併發
(抽血可以看出肝功能指數(GOT、GPT)、腎功能(尿素氮、肌酸酐)、血脂肪、空腹血糖及尿酸,是否有異樣。)
至於藥物的部分,專家們都指出,一般慢性病
原因在於,
健檢項目/尿液檢查:避開女性生理期
處於生理期女性,最好避免健檢,因為採集尿液檢體的過程中,經血可能不小心混入尿液中,出現誤判健檢項目/超音波檢查:部分檢查須空腹、避開女性生理期
「做腹部超音波看胰臟、膽囊等器官時,必須要空腹,」蔡清標表示,若胃部有食物,胃部後面的器官如胰臟,會看不清楚,再加上進食後膽囊通常會收縮、變小,特別是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膽囊收縮的狀況會更明顯,超音波看不清楚就無法正確判讀。但若是肝臟超音波檢查,有沒有空腹則沒有影響;腎臟超音波則是要足夠的喝水,讓膀胱脹大,檢查時才看得清楚。
此外,女性生理期間也盡量不要做婦科超音波檢查。謝玉潔指出,月經期間由於子宮內膜剝落,無論是陰道超音波或腹部超音波,都會影響醫師判斷子宮疾病狀況,建議生理期前一個禮拜或是月經結束後至少3天,再做健檢較不影響結果。
(女性生理期間盡量不要做婦科超音波檢查,容易影響醫師判斷子宮疾病的狀況。)
健檢項目/X光:準備懷孕、沒有避孕的女性,盡量避免
許多人都知道懷孕婦女不能做X光檢查,「但準備懷孕、沒有避孕的女性,最好也不要做X光檢查,」謝玉潔特別叮嚀,一般準備懷孕到確認受孕過程,會有一段空窗期,驗孕可能驗不到,雖然常規胸部、腹部X光輻射劑量非常低,但無法確保完全不會影響胎兒。
健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查:化學法試驗避開含鐵食物、生理期、痔瘡出血期
糞便潛血檢查,主要是檢測糞便中是否有人體的血紅素,藉此了解體內是否有出血的狀況。謝玉潔表示,現在大部分健檢中心的糞便檢查,採取的是免疫法試驗,食物中的血紅素並不會影響結果;不過,若是使用化學法試驗,檢查結果就有可能受食物影響。如果沒有辦法確定健檢中心用哪一種方式,建議檢查前先詢問。若是化學法試驗,檢查前2~3天要避開含血或鐵質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豬肝、豬血、鴨血、牛肉、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以及顏色較深的水果如火龍果、櫻桃、葡萄、鐵劑等會讓大便顏色變深食物,以免影響結果。
特別要注意的是,生理期或是痔瘡出血期,也要避免做糞便潛血檢查。採集糞便樣本時,若經血、痔瘡血不小心碰觸到糞便,便無法判定檢驗結果的血液反應,是經血、痔瘡血或是消化道正在出血,民眾要特別留心。
健檢項目/無痛腸胃鏡
無痛腸胃鏡是近年熱門的檢查項目,檢查時的要注意的眉角也很多,除了一定要執行的低渣飲食外,檢查時是否有戴隱形眼鏡、口內是否有假牙、美白陶瓷貼片,或是手腳指甲有沒有做水晶指甲,都可能影響檢查過程,甚至帶來不良影響,以下8點注意事項,切不可輕忽。1.檢查遵守各院所指示,落實低渣飲食、喝清腸瀉藥
人體的大腸長達120公分,要確保每吋大腸都清乾淨,大腸鏡檢查前必須依各院所規定,落實低渣飲食控制及喝清腸瀉藥,但許多人耐不住準備過程的煎熬,檢查時大腸中留有許多食物殘渣(糞便),無法確切看出腸中的病灶,相當可惜。
蔡清標表示,大腸鏡前實行的低渣飲食,指的是所有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果汁,或是容易在腸道形成塊狀凝結物的奶類製品,都要禁止食用,飲食上盡量喝湯、吃稀飯、吃蛋白質類的食物,並依各院所規定確實喝清腸瀉藥,才能避免在腸道留下食物殘渣(糞便),影響醫師檢查判讀。
(無痛腸胃鏡是近年熱門的檢查項目,檢查前除了要執行低渣飲食外,是否有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口內是否有假牙、美白陶瓷貼片等,都可能影響檢查過程。)
2.檢查前確實空腹(包含水)
大腸鏡檢查前空腹(包含水)的用意,主要是避免麻醉時因無法避免的嘔吐反射,可能造成吸入性
3.檢查前4~5天停用阿斯匹靈、抗凝血劑
做腸胃鏡檢查時,若發現黏膜組織上有
還有,「切完較大的大腸瘜肉後, 5天內最好不要搭飛機,」蔡清標特別指出, 搭飛機時因高空中的氣壓變化,可能會讓止血夾脫落造成危險,一般民眾較容易忽略。
4.移除口腔中所有可移動異物
做無痛腸胃鏡需要事先麻醉,而麻醉過程中嘴巴會不自主出現咬合動作,口腔內若有可移動的異物,如活動假牙、活動牙矯正器、美白陶瓷貼片,或是已經鬆動的牙齒,都有可能在咬合過程中與嘴巴含的張口器碰撞,造成脫落、斷裂,甚至不小心吞進肚都有可能,要特別注意。
5.不戴隱形眼鏡
謝玉潔表示,一般來說眼睛要眨動才會有淚液滋潤,但在麻醉的過程中,眼睛是不會眨動的,隱形眼鏡可能在檢查過程中刮傷眼角膜,建議做無痛腸胃鏡前,最好卸下隱形眼鏡。
6.水晶、光療指甲至少卸除一隻指頭、不擦口紅
麻醉過程中若檢氧氣供給出狀況,一旁的醫護人員,除了監測生命徵象及血氧濃度,也會觀察手腳指甲或嘴唇是否保持紅潤,判斷是否有缺氧的情形,若手腳指甲全都因為做指甲或因擦口紅被遮蓋,較不容易看出缺氧時呈現藍黑的狀況。
7. 嚴重鼻塞勿做無痛胃鏡
進行無痛胃鏡時,胃鏡管會由嘴巴放入,此時氧氣只能經由鼻腔供給,如果有嚴重鼻塞問題,麻醉時無法吸入氧氣,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建議做一般胃鏡較安全。
(若檢查項目有核磁共振造影(MRI) 、電腦斷層掃描(CT),必須注意體內是否有金屬材質的血管夾、血管支架、心臟節律器等金屬物質。)
8.麻醉後,勿開車、做重大決策
通常麻醉後注意力及反應速度都會受影響,檢查後切勿開車或騎車或做重大決策,任何有安全疑慮的工作,都要避免。
蔡清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醫師通常會用器具刷子宮頸細胞,判斷有沒有癌病變;而生理期間採集的樣本並無法正確判定,建議女性生理期間,最好不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也容易影響檢查結果。謝玉潔指出,性行為容易讓陰道、子宮頸細胞出現輕微發炎反應,便無法判定檢查出現的發炎反應,是子宮頸發炎,還是因為性行為導致的發炎反應。


6.水晶、光療指甲至少卸除一隻指頭、不擦口紅
麻醉過程中若檢氧氣供給出狀況,一旁的醫護人員,除了監測生命徵象及血氧濃度,也會觀察手腳指甲或嘴唇是否保持紅潤,判斷是否有缺氧的情形,若手腳指甲全都因為做指甲或因擦口紅被遮蓋,較不容易看出缺氧時呈現藍黑的狀況。
7. 嚴重
進行無痛胃鏡時,胃鏡管會由嘴巴放入,此時氧氣只能經由鼻腔供給,如果有嚴重鼻塞問題,麻醉時無法吸入氧氣,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建議做一般胃鏡較安全。
(若檢查項目有核磁共振造影(MRI) 、電腦斷層掃描(CT),必須注意體內是否有金屬材質的血管夾、血管支架、心臟節律器等金屬物質。)
8.麻醉後,勿開車、做重大決策
通常麻醉後注意力及反應速度都會受影響,檢查後切勿開車或騎車或做重大決策,任何有安全疑慮的工作,都要避免。
蔡清標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醫師通常會用器具刷子宮頸細胞,判斷有沒有癌病變;而生理期間採集的樣本並無法正確判定,建議女性生理期間,最好不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也容易影響檢查結果。謝玉潔指出,性行為容易讓陰道、子宮頸細胞出現輕微發炎反應,便無法判定檢查出現的發炎反應,是子宮頸發炎,還是因為性行為導致的發炎反應。
健檢項目/核磁共振造影(MRI)、電腦斷層掃描(CT):體內有金屬材質物體,先諮詢醫師
若檢查項目有核磁共振造影(MRI) 、電腦斷層掃描(CT),必須注意體內是否有金屬材質的血管夾、血管支架、心臟節律器等,這些金屬物質在檢查過程中,有可能會位移。蔡清標表示,不過最近幾年醫院作的支架,都是防磁、沒有磁性的,但檢查前還是建議與當初手術的醫師確認材質,較安全。健檢前要注意的事:

健保補助四大癌症篩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