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紀錄整理所收尋到有關身心健康的資訊...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徵兆有哪些?代謝症候群如何預防及診斷?v飲食注意事項,代謝症候群種類有哪些?代謝症候群復健治療?

新陳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英文Metabolic syndrome)是現代文明病,近年來國內衛生單位對“成人高血脂處理”準則中,首次提出「代謝症候群」之定義。代謝症候群過去又叫做「胰島素阻抗症候群」,或是「X症候群」,主要與體內胰島素功能不良有關。換句話說,病人可能出現血糖偏高,甚至是罹患糖尿病;同時往往會合併高血壓、中廣型肥胖及血脂肪異常(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等。
為什麼會得到代謝症候群呢,新陳代謝症原因?
◎ 內臟的脂肪堆積可能是罪魁禍首。
◎ 由於脂肪組織會放出一些游離脂肪酸,
導致肝臟的脂蛋白合成增加產生高血脂
症。
◎ 游離脂肪酸多影響胰島素降血糖的機制
形成胰島素抗性,進而出現高血糖。
◎ 肥胖讓周邊血管阻力增加,容易誘發高
血壓。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下表五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三項症狀或以上者,即可診斷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您如果有了代謝症候群,您就是中風、心肌梗塞、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了!

如何促進新陳代謝方法:
重量訓練及有氧運動
多喝水
飲料中加冰塊
少量多餐
食物中添加辛辣料
多攝取蛋白質
喝黑咖啡或綠茶
避免速成節食

除了遺傳所造成的外,新陳代謝症多數可能是長期生活與飲食習慣所形成的,就醫也僅是以藥物控制或避免惡化,真正希望能遠離慢性病對我們的傷害,唯有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治療:
首要之務是減輕體重、適當運動、飲食控制。
減重:降低密度脂蛋白膽血醇及降低胰島素抗性。
運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脂蛋白)、降低胰島素抗性降低血壓並改善心肺功能。
飲食:低脂、低鹽、低熱量、高纖維及避免精製糖。

上述方法無效就需要藥物來積極治療。

提高新陳代謝五大原則:
一、每天一定要吃三餐;
二、每餐都從蛋白質吃起;
三、每餐之間要間隔5個小時;
四、最後一餐要在晚上九點前吃完;
五、每天至少喝2,000cc水

代謝症候群飲食:燕麥、小蕃茄、苦瓜、橄欖油、芝麻、低脂優格及大豆等,請參閱右表!

防治代謝症候群保健類食品:
一、大豆蛋白(異黃酮)
二、深海魚油(ω-3脂肪酸)
三、綠茶/兒茶素
四、紅麴俗稱「紅糟」
五、膳食纖維/菊苣纖維
六、植物固醇:杏仁、核桃、腰果等堅果類食物
七、大蒜精
八、微藻類:綠藻與螺旋藍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