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學會如何改變自己,在現有環境下,做最大的放鬆。
根據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經語言程式學,只有在專注、放鬆、放緩的
時候,心力才能夠提升,來應付不可預期的變化或壓力。的確,彈簧繃久了都會僵硬疲乏而失去
功用,何況是人!經驗得知,人在緊張的時候,工作表現一定不會很好。反之,平靜、放鬆則有
利於專注而充分發揮實力。在面對壓力狀況時,即使在認知上,我們已經一再告誡自己不要緊張、
要放輕鬆,但是壓力及情緒不是那麼容易調適自如的。放鬆就是要放下內心的緊張,自在無礙地
安住在身心和諧的狀態。其實只要置心一處,就可以達到放鬆寧靜了;但是一般人心力軟弱,不
聽招呼,很難向內收攝。由日常經驗可知,如果改變人的軀體反應,情緒也會隨著改變,因此我
們可以藉由意念來放鬆隨意肌,而間接地把情緒紓緩下來,而達到心理的平靜放鬆。
每天,我們習慣向外攀緣,不停的聽人說話、看電視、吃東西、聞空氣中的各種味道、身體
與人或物品碰觸,各式感官及心識,經常得緊張地戒備,以便隨時接受外界的種種訊息。然而繃
緊久了,感官及心也就會逐漸疲乏。如果每天拿出時間,讓感官暫時休息,把注意力從完全外在
回到自己身上,放鬆放鬆;這樣可以讓人在繁忙、快速的現實世界中,放慢腳步,充充電,重新
體驗身心合一、相應的感覺。不過放鬆不是散慢、迂緩,而是身心平衡妥協狀態,如果說身在這
裡而心跑掉了,那就是還沒有放鬆。當身心和諧進入鬆弛狀態時,全身骨骼肌張力下降,呼吸頻
率和心率減慢,血壓下降,並有四肢溫暖,頭腦清醒,心情輕鬆愉快,全身舒適的感覺。這種由
身往心向內的放鬆,其過程就像清除體內雜物一樣,可以脫離過度緊張的情緒,減少身體的不適
感清理我們的心,可以提高感官的敏銳力及工作效率。若長期不放鬆休息,,僅管每日勤作運動和
嚴格控制飲食(包括吃有機養身補品),可能還是無法擁有真正的健康!負面的情續其實是導致許
多身心疾病的因素。人們只有在 Relaxation (放鬆)狀態下,身體會釋放出一種feel good (快樂)的
荷爾蒙,血液裏會出現一種讓腦神經安定的正面的化學成份,當這種成份的血液流到人腦中穩定
情緒的部份時,人就會變的平靜而安詳,它可以減緩老化,加速康復等等….還有太多太多數不完
的好處。希望大家時時有這種體會,不要讓這種狀態離開自己太遠。
規律放鬆之運作,不是健身房式那種更緊張的無氧運動,而是練習將外放的五感都收攝回來,
設法集中在一個點上,令腦子逐漸安定下來。可參考下列的放鬆方法,選擇一個自己最能接受的
技巧,每天練習三五次,每次十到十五分鐘,持之以恆的演練,到必要時便能發揮紓緩壓力的功
效了。這些方法能夠阻斷壓力的累積及惡性循環,暫時消除壓力,增進身體與心理的安適狀態。
尤其如果能在面臨煩心壓力之事前﹙如考試﹚,可以先閉上雙眼,藉由放鬆,達到心理的平靜後,
再在心裏預先演練如何因應即將來臨的挑戰,必能發揮應有的潛能。
第一:三線放鬆功
一、含義:
以鬆、靜、自然為主,令身心調整到輕鬆、舒適、自然的狀態的方法。一提起放鬆功,一
般人多容易理解為只是放鬆肌肉。其實只有精神真正做到放鬆了,肌肉才能達到有效的放鬆。
初學者的意念常常一時達不到專一,而有時越想專一,雜念反而會紛遝而至。也有的人因
2
練功心切,想儘快地達到目的,結果越想放鬆,精神和肌肉反而越緊張。不要考慮結果是否成
功放鬆。若有外務使你分心﹐要把心拉回來。集中意念去仔細體查一個部位接著一個部位,每
個部位放鬆時產生的感覺時,這樣自然而然就阻斷了其他雜念的產生,達到精神放鬆。反覆這
些事項是成功的要訣。閉上雙眼﹐選擇最舒適的姿勢﹐在最喜歡的地方休息。
而所謂肌肉的放鬆並非是鬆懈癱軟,若是要保持一定的體勢,肌肉必然有一定的緊張度,
但這種肌緊張又不是僵硬,而是達到恰好能保持體勢即可。這種肌肉狀態就是平常所說的"鬆而
不懈,緊而不僵"。
二、功效:
安定情緒、緩解緊張、消除疲勞、調整身體、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三、適應症
神經衰弱、失眠、潰瘍病、慢性闌尾炎、胃下垂、高血壓、腦血管硬化症、偏癱、冠心病、
慢支哮喘、青光眼、慢性肝病、糖尿病、便秘等慢性疾患,均可練此功。
四、具體做法:三線放鬆法
姿勢:自然仰臥、全身放鬆、雙掌心置身旁或席上。
將身體分成兩側、前面、後面三條線,自上而下依次進行放鬆。
其重點在於:將意念集中於放鬆之部位,口中默念【鬆】字,平靜地暗示自己“放鬆”。
初學可先練習自然由丹田發聲,以沈、長為佳。熟悉以後完全是平緩、沈、長之氣息,而
不出聲。(遇緊張疼痛之處或特別不通暢處應重複放鬆)。移至下一部位前,先平緩之呼吸一
至二次以間隔之。
第一條線:頭部兩側﹝口中默念鬆字﹞頸部兩側﹝鬆﹞肩部﹝鬆﹞上臂﹝鬆﹞肘關節
﹝鬆﹞前臂﹝鬆﹞腕關節﹝鬆﹞兩手掌﹝鬆﹞十個手指﹝鬆﹞
集中意念點:中指尖。
第二條線:面部﹝鬆﹞頸前部﹝鬆﹞胸部﹝鬆﹞腹部﹝鬆﹞兩大腿前部﹝鬆﹞兩膝關節
﹝鬆﹞兩小腿前部﹝鬆﹞兩腳部﹝鬆﹞十個腳趾﹝鬆﹞
集中意念點:大腳趾。
第三條線:後頭部﹝鬆﹞後頸部﹝鬆﹞背部﹝鬆﹞腰部﹝鬆﹞兩大腿後部﹝鬆﹞兩膝窩
﹝鬆﹞兩小腿後部﹝鬆﹞兩腳跟﹝鬆﹞兩腳底﹝鬆﹞
集中意念點:湧泉穴。
依次序由第一線至第二線至第三線,自上而下,各部位順序放鬆,在放鬆每個部位均要求同時
意念該部位放鬆,同時進行呼吸,同時默念〝鬆〞字音,如此結合地進行放鬆,默念時由高至
低音,即由〝鬆〞一音,每放鬆一個部位後,其間要稍稍停頓待自然呼吸1~2 次後,再行放鬆
下一個部位,最終到意念點時,即將意念集中在意念點上約1 分鐘,然後再進行另一條線放鬆,
三條線都放鬆後,再重複做2 至3 次。若睡前練,最後將意念集中在腳部,可略動動腳趾,可
幫助入睡。
3
第二:靜坐持息法
呼吸是意識和身體的橋樑,調呼吸即可調心。當專注在呼吸上,肢體慢慢放鬆,呼吸變得深
遠緩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即可排出,而吸入大量的氧,使神經系統放鬆,情緒穩定,並促使大
腦功能相互協調,不再妄想雜事,心也跟著放鬆。不在乎坐在姿,盤不盤腿無所謂,只要自然、
舒暢,放鬆的坐著,注意腹部起伏或息的出入即可。經過一定時間的關注,身心就會有一定程度
的放鬆。其間如果思緒干擾出現,認知到後,就輕輕地放下,繼續注意呼吸。允許任何該出現狀
況的出現,但也不是簡單的隨波逐流。
第三:華佗步,散步念息法
在空曠、空氣新鮮流通處(操場、公園),單獨一個人,三分眼只看前六呎處,不看遠處,不
東張西望,不打招呼,面略帶微笑,舌頂上顎,切忌用口呼吸,不管腳步大小與快慢,意念集中
於腳底湧泉,注意腳與地面接觸的感覺,腳根先著地,腳掌略抓地。若不能集中,可另外再注意
息的出入。即使發現忘失所應注意者,千萬不要自責,再繼續注意即可。
注意湧泉穴對地面的接觸,行者的氣血隨著意念就降會下來,而專注就可以放鬆。
可以選擇赤腳在草地上走。
有時當你在步行上班途中,或黃昏回家途中,總之有機會行路的時候,就可以練習,不過要
注意安全。
第四:大小周天
大小周天,是結合氣隨意導之氣功及自我暗示的冥想療法。最好面對青山綠水或者大樹、虛
空等令人心曠神怡的境界,微微閉眼觀想,意念隨著雙手,一開始朝上,把所有的好的氣,從百
會穴吸入,然後順著脊柱,就是督脈往下,一直下一直下到腳底,把濁氣、厄運從湧泉一直排到
地心。如此周而復始,將宇宙→大周天的正氣、好運帶入小周天的身體內,而又將濁氣、厄運從
湧泉排出。
若是佛教徒,則面對佛菩薩像,觀想佛菩薩的光明、智慧與慈悲,從百會穴注入,然後順著
脊柱(督脈)往下,一直下一直下到腳底,把濁氣、厄運、罪障、煩惱、愚癡從湧泉一直排到地
心。
當然如果上述的方法都辦不到,至少也試著:
深呼吸:當自己覺得有壓力時,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稍微平靜一下。
笑一笑:不管目前如何,都讓自己笑一笑,不管是假笑、苦笑都好,讓自己看看微笑的自己。
動一動:讓自己活動一下,身心是一體的,讓身體藉由運動放鬆,心理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注意事項
選擇安靜舒適的姿勢,降低肌肉緊張。
選擇合適的時間:初學者必須選擇一個空閒或不受干擾的時間進行,不要在飯後一小時內進
行,因過飽或消化過程可能會干擾。
利用零碎的時間:當我們等人、等車、搭車,可以停於紅燈前練幾次,或在工作中小休,抽
4
空練習,就會積小成多,大有益處。
選擇合適的環境:選擇一個光線柔和、空氣新鮮、清靜無外來噪音干擾的環境。練習時閉眼
可避免分心。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小心不要吹到風而受涼。除去佩戴飾物,有需要的話,可脫
掉鞋子。
不要擔心是否能成功地達到深度的鬆弛,維持被動的心態,讓鬆弛按自己的步調自然出現。
當有外務使你分心時,不要理睬它,只要把心拉回來。重新集中注意力。
少量多次,定時有規律地反覆練習是成功的要訣。
當察覺自己處於下列情況時,請立刻停下眼前的事務,進行放鬆:
發現自己持續在擔心一些問題。
發現自己總是在不斷地向前衝,而感到筋疲力盡。
總覺得自己內心洶湧澎湃,焦躁不安。
已經處於很多短期壓力之中,而且一觸即發。
腳步加快、不遵守交通規則,趕時間、趕車、趕路時。
覺得很忙很忙,時間老是不夠用時。
覺得四肢緊繃,肌肉緊張、肩膀僵硬、胸悶、呼吸短而急促時。
容易激動、口乾、冒冷汗、手腳冰冷、胃部不適、尿意頻仍、發抖及頭暈的現象時。
工作時,儘量提醒自己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放鬆一下,如此可以妨止或阻隔壓力緊張的繼續累
積。也可以在手錶或鬧鐘上貼一張彩色的膠帶,提醒自己要放鬆,因為每次看時間的時候就是處
於壓力的狀況,應該馬上放下眼前的事務,進行放鬆,在確認自己的緊張情緒確實已經消失時,
再恢復工作。若是從事重複勞動性質的工作時,也可以隨著專注自己的動作而練習放鬆。
若自己是重要人物,實在太繁忙,而無法抽出時間放鬆時,至少請於上完廁所之時,不要急
著回到工作崗位去做下一件事,先進行放鬆。要知道,當你放鬆後,身子和大腦正趨於安定和諧,
將有助於你獲得新的能量,更有效率地處理困難的事情。
另外,下了班,回家前或一回到家,先不要做任何事,放鬆舒緩一下,不要把工作的壓力帶
回家中!日落而息,當忙碌地活動一整天後,入睡前,不妨放鬆身心,呵護保養自己一下,不要
把一天的壓力帶入夢中,延續到第二天!雖然一日之計在於晨,但早上不要急急忙忙緊張的起床,
放鬆一下,在舒緩安寧的心情下再開始這一天!
放鬆是一種學習來的技巧,要經常練習才會純熟。最好每天練習3~5 次,每次10~20 分鐘;自
己可以在實踐中依照呼吸的深淺,以及感覺的舒適而逐漸調整,只要有恆心必定會有功效。當熟
練到成了一種自然習慣之後,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之間,都不致衝動或急躁,而有一種優遊自在、
舒緩平和的感覺,如此就不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而到處攀緣,甚至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
就能立刻自然地放鬆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