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紀錄整理所收尋到有關身心健康的資訊...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聰明生活,你選擇「勞動」還是「運動」?

車子擺在車庫放久了,要發動時不但電池會沒電,零件可能已經生鏽故障。車子每天「日也操、暝也操」,也沒注意按時保養,三五年後可能就會提早報銷。
我們的身體,何嘗不是如此?
門診中常見的是全身痠痛的病人,這裡疼,那裡痛的,雖然痛的位置每個人不太一樣,但每個人都是被它煩得心神不寧,作息大亂。但這些痠痛說穿了,要不就是因為「缺少動」所導致,要不就是「動太多」才造成。
「缺少動會痠痛,動太多又不行…啊,醫生,你這不就是在說笑嗎?!」病患常會這樣問。
 基本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族群,一邊是每天把車子停在車庫裡的,另一邊是每天在操車子的。你說,你會同時落在這兩個極端嗎?
 對於那些從來都不運動的人,我們希望的是他們可以從事一些簡單的活動,讓身體的零件開始運轉,慢慢、慢慢的把身體調整到很順暢的程度,身體的痠痛自然就會消失。
 對於那些日也操、暝也操的人,身體可是「勞動」而不是運動,勞動的往往是身體某一部份的零件,零件長時間的耗損,如果沒能定期檢視與保養,哪天就可能突然故障報銷。
 對於這樣的族群,我們希望的是能夠『調整』他們工作的方式,並且加強一些其他部位的運動保養。但是絕對不是要他們休息,或者是停止賴以維持家計的工作。
 說穿了,要預防長時間的痠痛,「生活方式的調整」是最快最有效的!
 車子的零件壞了可以修,甚至重新換一組,再不然就買一台新車汰舊換新。我們的身體呢?可不是說換就能換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