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紀錄整理所收尋到有關身心健康的資訊...

2020年9月7日 星期一

氣的樂章~4~十二經絡與疾病

 第四章   十二經絡與疾病(「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讀後感-王唯工-大塊文化2006.06.12.)

中醫以十二經絡為治療的主體,臟腑器官、血管是附著在經絡上。五臟主管它本身必要的功能,肺主降,腎主納.景岳全書: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所以經過呼吸鍛鍊,深呼吸以誘導加強腎的攝納功能,氣沉丹田,以達「胎息」狀態.這時呼吸輕勻柔和,後天肺的氣,與腎的先天精氣經過降納而配合,化生為人體的真氣,而使內部力量迅速聚集加強,這就是古人強調練命門胎息的原因所在.

如肝解毒、腎排尿、肺呼吸、脾淋巴免疫系統、心送血。六腑則與情緒、欲望有關,胃、膽、膀胱、大腸、三焦、小腸各經的血,都供應到頭上來。經絡是在頭骨外面,看得見其頭骨內相應的部份,延腦共振頻率主要是肝;中腦與脾、腎經有關。

一、腦部:

人類最重要的循環負荷是腦。五臟六臟及所穴道的共振,其最終目的都是在供給血液給腦。

腦是「神明出焉」的重要器官,欲望情志都由腦部來控制。腦也能控制身上的每一段血管,除了管控頸動脈的血管較差了些。每個器官、神經節也有局部控制的能力,所以控制的機制就變得非常複雜。尤其,生理上到底經過那個神經節、那一個神經傳導物,我們也都還一無所知。

腦不好,除先天因素外,是否有足夠的血供應到腦部有關;一般狀況平常人腦部的供氧量都是不夠。腦部氧、血供應正常,五臟的神明功能就正常,所以說「五臟藏七神」、「神明出焉」。各種情志的病,幾乎都可由循環找到答案。腦部缺氧、循環不好,則成植物人、腦性痲痺、智障、自閉、中風,甚至死亡。腦溢血、栓塞等,也都是循環問題。

腦部主要的經絡是膽經,但腦幹的主要經絡是肝經。腦幹的上面百會是肝經來送血,耳窩是腎經,腦最下端延腦附近,是屬於肝、腎經;高級思考,則為膽經、膀胱經、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腦表面屬於高頻,但低頻的五臟血壓脈波會絡到腦較裡面的部份。

*耳朵的經絡也有好幾個,一個是絡耳萵很內側的腎經,外面的小腸經、三焦經,但是所有上焦的血管都是膽經,所以膽經最為重要。治耳朵的毛病,也是要先注意脊椎有沒有歪。

使用腦的時候,頭上的氣及中在上丹田的印堂,再反射回中丹田。但用腦過度,血、氣在腦中用完了,能量無法反射回中丹田、再到下丹田。所以腦用多了,性功能完了。

腦中缺氧,則會頭暈、頭痛、頭漲、胸悶、呼吸急促、心臟加速、雙腿無力、嘔心、嘔吐等等現象。頭痛、精神不正常、打鼾、失眠、腦中風,也都是腦缺氧(腦中風,細胞死去的面積大約只有缺氧面積的六分之一而已)。因為睡覺時循環會降低、呼吸減量,腦中供氧就減少。所以治失眠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善腦的供氧,缺氧問題改善馬上就能呼呼大睡。打鼾,不是高血壓的原因,但同樣是缺氧所產生的狀況。腦中風是三焦和小腸經的中風。

腦死,膽經的缺氧指標會達一、二百。腦死,延腦也會死;看肝經指數,延腦由肝經供血。

   腦溢血(腦中風)、栓塞的處理,和一般外傷一樣,先冰敷;經過、二天,再熱敷。冷敷在止血,使微循環減少,以產生結疤;結疤後,則不希望腦中缺氧而使細胞死的更多,所以熱敷以活化細胞。

   老人癡呆症:在靜脈的血越來越多,在動脈的血越來越少,就是循環越來越差,就會得癡呆症。但癡呆症的人,因到其他地方的血增加,所以比較容易長壽。

二、心經:

心經中最主要的器官就是心臟。在胎兒期間,母親的心臟會幫忙其成型,但不是真正的驅動力。所以胎兒和母親間心跳的壓力波不會直接互相影響。

心臟本身的功能是看第0波的心包經和靜脈迴流的第二諧波腎經,所以說「心腎相交」。此外,心氣要看脾經,心血要看膀胱經。心氣不足是指氣無法由膻中穴產生出來,心臟就會亂跳。心血不足,是血管流量不足,沒辦法動了。(詳腎經)

心臟在中焦那邊一打,全身都傳到振動。當心臟跳得比較快的時候,血壓就跟著升高;器官一充血,共振頻率也會跟著提高。器官的充血,舒張壓就能將器官、血管充血,並且富有彈性。否則,器官就沒血了。心跳增加到二點五倍以上,生命就危險了。當心跳二點五倍時,血壓也會跟著升高,共振頻率由一、三、五提高到二、四、六諧波。二、四、六的手、腳、頭有血,一、三、五的肝、脾、胃則沒血;手頭腳能承受激烈運動,但吃進體餒的東西,因缺乏血無法運作消化,所以就臭酸,吐出來都是酸的。這就是飲食後一、二小時不要運動的原因。西方運動專家建議每星期至少要有三天以上流汗、心跳較平常快一點五倍的運動,其實對身體很傷。因為不是人體自然的共振的整數倍,心臟對所有的經絡都會減少供血;因此,心臟必須加倍工作,才能供應各經絡所需。激烈運動雖然能夠燃燒許多脂肪,達到減肥效果,但對身體有害,所以奧運金牌大多短命,學太極拳者,反而能健康長壽。

心臟打出綜合波後,到主昇動脈按照共振的頻率來分配能量(不同器官裡壓力大小不一樣);也依各處的需要,由心臟、器官、血管……調整每一個共振頻率所需的能量。循環系統的血,就是為了應付突發狀況,將所須的血適時適量的送到所須的地方,這種動態的調配就是依靠收縮壓。在正常情況下,80~120毫米汞柱,比舒張壓處理送血更有效率。某處輸進來的血壓降低,則該處開口就會變多、開大;每個開口都有彈性,開口越大、壓力越大,噴出去的血越多;開口打開到不能再打開時,心臟只好增加血的輸出,就形成高血壓。通常缺乏氧氣的器官與經絡,才須心臟用力多一點、多帶一些血進來;很重要的器官與經絡,心臟才會有這樣的反應。所以高血壓是身上重要部位,如腎、肝、肺經的缺血或缺氧的補償作用;會高血壓也表示心臟還好。

*治療高血壓的方式,西醫原則上是讓心臟不要跳那麼大力,因此,有讓心臟跳得比較慢的Beta阻斷劑(B blocker)、讓心跳比較沒力氣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 blocker),或是把血的壓力鬆掉而讓周遭血管鬆弛的利尿劑(Diuretic)、血管收縮素轉化酵素阻止劑(ACE阻止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後者的副作用比較小。

但假使能夠找到高血壓的病灶,如外傷、血管硬化、阻塞……,把不通的地方弄好,血壓馬上就會降下來;通了,就不用吃藥、也不會再復發。尤其是姿勢不良、外傷的高血壓,只要摸一摸、揉一揉、推推,血壓就會降下來。否則,吃了太多的西藥,造成肝腎衰竭。

看那裡有「風」--循環不穩定的現象,就去把那個地方處理好,高血壓就好了。風產生的原因:身體每個器官的供血量會隨著共振頻率而不同,器官除了調整血管彈性外,還可以調整開口數量,因此,就會造成循環、脈博不穩定的狀況,這就是風。如果缺氧再惡化,器官就會出現硬化、水腫、內出血(細菌等的定居,而造成發炎、紅腫、出血),造成組織的病變,血分症了。

最難治的高血壓是舒張壓高,是源於肺功能不好;肺沒有交換足夠的氧氣,造成血含氧量不足;血含氧量假使只有一半時,供血量足須加一倍,舒張壓只好升高。低血壓高,往往是肺部被打傷或姿勢不良引起的;外面的肌肉受傷,沒辦法將肋骨打開,血就沒辦法像化油器的噴出來,氧氣交換效率不好,血中氧氣不夠,只要推拿按摩處理一下就好了。

*心臟的疾病除常見的高血壓外,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瓣膜脫垂、心室肥大等,也都是心臟缺氧所致。心律不整是每個心臟脈波的時間、波形不同。瓣膜下垂、閉鎖不全,是指通到肺部的血管瓣膜,因肺部缺氧指數升高,瓣膜脫垂乏力,造成左右心室不平衡,打到肺的脈也不平穩,就會傷肺。肺循環不平穩,體循環也會形成不平衡。心室肥大的原因多是因為超載,心臟超載是因為全身缺氧。心臟出力的跳動,表示身體阻力很大,此時,腎很好,靜脈迴流很好,心臟輕輕一跳,就可以流到全身。否則,就瓣膜下垂,心律不穩了。

心臟是最重要的器官,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栓塞,是由中焦的心俞穴及附近穴道主管。心俞是心臟供血的控制穴。第四肺、七膀胱經不正常缺氧指數大,表示心俞及附近穴道都堵,才會嚴重到冠狀動脈阻塞。阻塞時的絞痛,會分不清是心痛還胃痛,但看經脈的缺氧指數就可以分辨出來;胃痛是第五胃經缺氧。冠狀動脈堵塞,常用1.繞道手術更替整條血管;2.當整個心都堵塞時,就用雷射在心臟打洞;3.心臟循環神經節的自動調整失調的治療。控制心臟血的自動流量,是由脊椎骨兩旁的神經節管控。心俞缺氧,就是神經節缺氧,血流緩慢,冠狀動脈和心臟就會堵塞了。神經節的功能好,雖三酸肝油高、膽固醇高,也都可以有效的補償而不至於阻塞。心血不足,可用艾草膏、灸、紅外線等來治療膀胱經。

三、肝經:

肝臟是所有器官裡面最大的,負責血液的儲藏與過濾。在循環中的調控功能上,則是腎臟最為重要,體積也非常大,儲藏血的容量也很大。

是常見的重大疾病,如肝癌、肝炎、肝硬化等。

四、脾經:

    脾的功能有固定和增加心臟輸出的功能,另一作用脾統血減少循環系統的阻力;脾和全身的循環有關,「脾統血」是說血液循環系統有無暢通,可以由脾的脈診上看出;就生理而言,代謝清理身體上壞死紅血球工作的器官也是脾,脾清血。脾經功能除脾臟的功能外,包括整個血液循環的大部份及免疫力。所以脾經的功能,在中醫上是非常非常重要,所謂的後天之氣全部是脾經,腸胃的消化、免疫力等全在脾經。更年期障礙,失眠、脾氣不好、腦部膽經循環變差……,女性賀爾蒙比阿斯匹靈為更好的活血劑。

    小兒的脾胃比較虛,但在發育過程中會有補償作用。脾經和過敏有關。過敏有兩種,一種是不反應,一反應就過敏,是虛的,脾補、循環調理好;一種是一刺激就過敏,第三、六、九諧波是正的,是實的,如紅斑性狼瘡,自體免疫過強,是可以控制,但難根治。

五、肺經:

一般的臟器只有一個、血管只有一條,可是肺有很多肺泡、很多血管,是結構複雜的盤大組合,肺臟中有從左心室打過來的循環,也有右心室打過來的循環,兩者要平衡。肺部的功能是在出生後才開始發揮的。出生前,肺已長好但還沒有大打開;出生後,碰到空氣,肺的氣泡會膨脹起來、開始交換氧氣(所以肺氣宗氣是後天之氣)。吸氣時,大氣壓力將空氣壓入肺臟;肺靠肌肉把肋骨、橫膈膜拉開,因此,能吸了許多空氣進來;當右心室打出血時,肺動脈先變窄再變寬,等肺一打開就像化油器,一吸氣血就噴出來。肺很軟、血管很軟,肺泡則是很硬的六角形。測量肺的循環、氧氣交換等最難測,因為結構複雜,壓力變化複雜,一打開就像化油器的噴出。肺部受傷先從肋骨下手,肺部內側的結構是碰不到、也難治。況胸部的脾經、肺經、胃經、腎經受傷,都會傷害肺功能。心肺是一體兩面,肺不好,心一定不好;肺是心臟的避震器,在心臟四周保護心臟。人要死的時候,肺經缺氧指標會達到七、八十以上。

治療肺衰竭,只要用氣功、推拿、針灸等增加去肺的血壓波能量,肺就不會衰竭。

六、腎經與腎衰竭、洗腎等:

肝臟是所有器官裡面最大的,負責血液的儲藏與過濾。在循環中的調控功能上,則是腎臟最為重要,體積也非常大,儲藏血的容量也很大。腎脈虛者,靜脈回流就會不好,中醫稱為「心腎不交」。到腳上的循環是以腎氣為主,所以當腎氣足夠時,到達腳上的動脈脈動會拍打鄰近的靜脈血管,讓血液回流;當腎氣不足時,傳送到腳上的壓力不夠,振動力無法使血液回流。靜脈血多,動脈血少;血液回流不足,心室充血不夠,心臟無法作平衡完整的收縮,惡性循環,將使血液無法充分的送達肢體四梢,造成手腳冰冷、嘴唇乾紫、髮禿、齒搖等;「人老從腳老起」,養老 院的老人坐輪椅,腳無力、無平衡感。所以,艾森豪總統的御醫心臟權威保羅赫懷特博士曾有「腳是人的第二心臟」的說法。

*腎氣虛最好的方法右是走路,多走路腎氣回來了,不會腎氣不交。否則,腎氣不足,心臟用很大的力去做功,造成「心火旺」。晚上睡覺時,心和頭部高於腳,腎氣又不足,靜脈血液回流也不足,就必須「腎水」來救;平躺,腳墊高;腳底按摩等。循環不夠,血液壓力波傳不下來,要喝「四逆湯」,就是在增加心臟輸出、強心,以增加手腳處壓力波的強度,以達到增加手腳循環的效果。

(心臟打出來的波由膻中穴產生,膻中打出來的波會聚在命門、丹田;丹田打出來的波會聚在膻中。就氣的觀點,「心腎相交」就是這個意思。)

腎為氣之本.生命之源,先天之本.位於腰部,左右各一,包括命門.

    我們的下半肢都是腎脈,肚臍以下的器官都和腎經、腎脈有關;當下肢、腎經與腎全都沒了,才不會有腎脈。沒有下半肢,身體還會自行調整,所以腎脈還會有。洗腎或腎快壞死的人,腎脈必差;甚至已經完全沒有腎臟功能,如果能使腎脈變好,將也能使大小便、性功能改善。

腎衰竭,有脾經的腎衰竭和腎經的腎衰竭。脾經的腎衰竭就要補脾,腎經的腎衰竭則要補腎。脾經的腎衰竭和腎經的腎衰竭,兩者都壞了才是「腎衰竭」,只有一個損壞,功能還能維持,但會有腎虛方面的毛病。所有補腎的藥,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補脾。但檢查腎功能指標,如尿隱血測試,發現尿中潛血或血中含氮過高,才發現腎功能失常時,往往已是腎脈壞透(腎一個好一個壞是檢驗不出來的),補救為時已晚。

洗腎者的腎功能壞到非洗腎不可時,已只剩八分之一,但此時,大約還有四分之一處於缺氧狀態,若能把這四分之一的腎好好保養、治好,就可以不洗腎了;否則,越洗血越不過去,腎就越萎縮,越沒救了。

威爾剛本來是要改善心臟循環,誤打誤撞成治陽萎藥。

七、胃經:

 胃有病的人,一種是血太少,胃壁變薄、胃液不足、消化無力;一種是血太多,胃酸過多。胃潰瘍大都是胃的循環負荷很多,造成胃酸多;位於胃與十二指腸的接口處,是胃火脾虛。原本胃酸在十二指腸就會被中和,可是脾虛,也就是十二指腸循環不足,沒有能力中和胃酸,因而潰瘍。早起,喝溫開水喜胃,使功能恢復,或喝檸檬汁、醋等鹼性飲料來中和胃酸。

    胃虛而心臟好好的,只要喝蔥花湯、生薑湯就可以了。假若胃虛,心臟又不好,吃吳茱萸、丁香等暖胃藥是不夠的。

八、膀胱經:

膀胱經控制心臟血的自動流量,是由脊椎骨兩旁的神經節管控。心俞缺氧,就是神經節缺氧,冠狀動脈和心臟就會堵塞了。心血不足,可用艾草膏、灸、紅外線等來治療膀胱經。

此外,「霸王舉鼎」是將膀胱經的氣拉下來,第七諧波能量會掉下來,也會把頭上的血拉掉。所以適合於第二諧波很負、第七諧波很正的欲望很強而不能控制走火入魔的人。第七諧波是高頻是腎陰,掌管情緒欲望。剛感冒時,第四、七諧波會很強,陰虛火旺,性需求多,能量耗費,就要多躺兩三天。

九、大腸經:

 

十、小腸經:

    小腸經對應的小腸並不是主管所有的小腸,有一部分是屬於脾經管控的。小指頭酸痛、耳朵不適、面上長斑是小腸經氣血不通造成的。小腸經不好,胃經也會不好。大都是先天體質的原因。

十一、三焦經:

有兩種:一是指三焦經;一是指上焦、中焦、下焦的三焦,各有其經絡系統,非屬於三焦經絡。個別的三焦:上焦屬膽經,中焦屬肺經,下焦屬腎經;上焦打抵是頭部,中焦為上半身,下焦為肚臍以下的下半身。

三焦經是,全身腠理(皮膚表皮)的「氣」是三焦經的「氣」,也就是汗腺那一層,沒有對應的器官,只有皮膚、較大的穴道和奇經八脈都是。屬皮膚的病。

十二、心包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