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洁(明净)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为宝贵?已失去的或者将要失去的东西是也!
当今时代,医技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进步,医药种类和医务人员的增加并没有使人类疾病减少;环境的恶化、空气的污染、水质的降低以及医源性、食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加剧,各种旧病和新疾无时不刻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追求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永远的话题!不能等到失去了健康后再来追求健康,《内经图》就是失而复得的瑰宝!
《内经图》的隐而复现,其中隐含的“真气运行”学术精髄和治未病的哲理思想,
是我们必须尽快抢救、挖掘、整理、传播、推广的极其重要的大事!她是激发人体自身潜能而能使人类攻克许多药物所不能及的自然疗法,必须成为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掌握了她,将使人类“远疾谢医”,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将不再是问题,应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内经图》又名延寿仙图,亦名《内景图》,黑白木版本藏在北京的白云观,彩色版藏于中国医史博物馆,是“养在深闺”而国人少有认识、外国人已广泛使用之的治病、健身、益寿的无上法宝。她是人体侧面静态内视图,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七一章丢失的配图。今世《内经》诸版本均未见此图。百岁国内外著名老中医、养生学泰斗李少波教授穷毕生精力研创的中医真气运行学,完整准确地诠释印证她:秘藏中医治病、健身之核心;融道、儒、释、医、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前三田后三关、脏象、经络功能治病养生益寿之智慧;突出培养真气、调理阴阳,沟通任、督二脉,固命修性之规律;是开启人体经络神秘通道的金钥匙!是中医预防思想的精髓;是上工“治未病”和身心健康医学的秘方;是人类享天年度百岁乃去和“我命由我不由天”规律真谛的解秘;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七一章丢失的“全真导气”的重要内容,是世界级而未全被认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十六个字的精辟论述,充分概括了《内经图》和真气运行的法理。说明人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下,体内真气便可从之而生,且旺盛的运行,《灵枢》也说:“恬淡无为,乃能行气。”意守丹田,神不外驰,则正气存内,而邪不可干;邪不能侵,病何由来!《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指出真气即经络之气。盖人体五脏六腑之真气,必假经络以达表;四肢百骸之真气,须循经而入里,如此周流全身以发挥其能量作用。真气运行正常与否,关系着人体的强、弱、寿、夭。经络是真气运行的通道,真气是经络活动的实质!故《灵枢·经脉篇》又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说:
“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察照之。”说明返观内视的重要性。
真气在经络中运行,是以呼吸运动为推动力的,《内经图》中的“十二楼台藏秘诀”和“一团熊熊的火球”包围着“艮土”的隐喻表述,与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核心步骤:“呼气注意心部”无不形象而深刻地阐明这一“天机”和“关键至理”。这一团火,表明人在呼气时,心窝部发热,自然呼吸推动心火下降;心火下降包围着“艮土”,
因脾胃在心窝部,根据五行理论为“火生土”,是相生的关系,后天之“本”得以巩固,《易》所谓“四象五行皆藉土”便是。
这个关键环节,是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是打通人体任、督二脉、恢复先天生理机制的重要体现。解决了历代各家各派在"呼"与"吸"之调息方法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大道至简,她是《内经图》与真气运行学最伟大、最了不起的贡献,是人类追求健康快乐的不二法门,更是治已病、治未病的无上法宝!
《内经图》火团下的:“铁牛耕地种金钱”、树木、草地、水、农夫驾牛扶犁和下丹田四个太极图的隐述,更是充分体现真气运行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与五行相生的关系。当心窝部(中丹田)真气集中时,仍借助呼吸运动的力量,下趋小腹(下丹田)。真气通过肠区,赋予能量,肠腔生理功能提高,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增强,表现了肠鸣、矢气、饮食增加,气血旺盛、完成“脾气散津”“淫精于肺”“土生金”的生理过程。之后“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五行相生关系,均在《内经图》中和每步功候环节上体现。《内经图》真气运行的核心玄机——“呼气推动心火下降”,充分印证了中医理论“脾为后天之本”,必须实脾的思想,阐明了后天生命的生理机制和呼吸运动推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伟大工程的建立,得此机理则生,离此机理则死,生生不息,如斯而已。
经医学临床统计和科学验证,《内经图》被李少波教授破译和真气运行学术创立至今,对“高血压、心脏病、II型糖尿病,肺结核、肺气肿、肝胆疾病、早期肝硬化、肠胃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神经官能症、内分泌紊乱、顽固性皮肤病”等80多种功能性器质性病变均有显著疗效;更可喜的是她还能激发人体干扰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癌症早期患者的治疗和术后恢复都有很好的作用。
《内经图》是国之瑰宝,李少波教授破译了她,是人类的福份,是国人的大幸!但愿在大力倡导治未病和自然康复与非药物疗法的今天,《内经图》的真气运行理法能成为国人自助、自觉、自愿健康长寿的不二法门,成为医学院校师生必修的课程。可喜的是,中医真气运行学术已于2009年4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在职执业医师一类继续教育项目(学分12)。相信不远的将来,唐朝大医学家王冰的预言:“黎元登仁寿,羸劣均获安”的理想将能实现,健康老龄化、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者简介:陈清洁(明净),男,1959年生,福建厦门同安人,国家公务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成教99级优秀毕业生;实修实证《内经图》和真气运行16年,医己医人,获益匪浅。现致力于《内经图》治病、健身、益寿和真气运行学术的公益传播。是李少波教授的得意门生和受业弟子,“首届全国民间中医药特技人才”
(真气运行学术领域唯一),获首届全国真气运行师训班教员资格,任全国真气运行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易經 氣功 養生 ------高金豐
易經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納成規律,是一本哲學的書。氣功講究的是心法,心法則是「意識的運作規則」 ;心法是實修之術,從科學實驗無法察出心法,只能從心法的運作中探索科學的驗證。因此,大部份的道書,沒有經過修練體驗其中境界的人可能無法理解。筆者近十五年來,喜好易經及太極拳,在「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的精神下,經營事業也經營身體。不靠口說吃苦吃虧出汗從肢體的磨練中感覺炁在身體的流動體會出大宇宙(易)與小宇宙(人體)是相通的。天人合一是由氣來連結,太陽是最大的能源,人是太陽的子民,人的身體循環皆順應天道而生。
子時睏得著,較贏吃補藥
按易字為日月合璧,是普照萬方之義。「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又「與天地相似」 ,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乾坤象天地,天地在萬物之先,天就是太陽,人就是太陽的子民,必須順著天道來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天道的本意,天造萬物都以此為根基,人唯有順著天道自然的運行,四時交替,晝夜更替,歲歲年年,無有止息,無有差忒,才能活出健康。
太極圖一半白一半黑,白主陽,主動,主白天;黑主陰,主靜,主黑夜。日夜的時辰和我們身上血氣的運行息息相關,中醫稱之為「子午流注」 。我們的身體白天處於「戰爭」狀態,晚上則是「整補」時間。白天我們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全開,用來應付工作及一切活動,不論是看、聽、說、想,每一個動作都會耗氣耗能。睡眠時六識全閉,暫時切斷耗氣的管道,身體交由自律神經系統運作,進行清潔補給工作。所以白天醒時和夜裡睡時的腦波不一樣,白天陽氣盛,白天睡覺時間過長,陽氣進入身體過多,反而令人頭昏腦脹,全身發軟。
在夜晚睡眠這段期間,我們的身體開始生長、造血、充氣、修補以及排毒;尤其排毒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步驟,亥時(21 ~ 23)免疫系統(排毒) ;子時(23 ~ 01)肝臟排毒;丑時(01 ~ 03)膽腑排毒;寅時(03 ~ 05)肺臟排毒;卯時(05 ~ 07)大腸排毒;此外自子時起小腸、脊椎開始造血,可以說整個晚上我們的身體都在忙碌;如果熬夜不休息,就會擾亂身體修補工作的進行,就會加速老化。因此每晚九點上床,早上五點起床,效法天道作息,能使人回春、不生百病。熬夜及失眠,是在折損生命。
七日來復
「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利有攸往。」
復卦是陽氣復返而亨通,出則剛長,入則陽返,理會其時,故出入無疾,眾陽如朋友相聚而來。反復的道理,不過是七日一循環,是人身自然的行動。運功以性主之,有攸然自往運行,此為大周天七日過關。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孔子說「天地之心」並非真的以為天地有心,孔子只是說天地也像人似有一棵心。所謂天地之心,其實就是孔子在別的卦講的「消息盈虛」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也就是小宇宙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因此在復卦的大象傳說, 『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七日是一個週期的開始。該日要有新的做為,重新得力須整裝待發。人身的長成,由受精卵而成胚胎,最先有的構造是腦脊髓神經。人的活動,每七天一大循環,受腦脊髓神經記憶的控制,在七日內的同一時間,做習慣性的動作,身體的能量才有累積的效果。例如癌症的病人會得癌症,都是因血液的酸性促成癌細胞的增長,如果把血液變成鹼性,則癌細胞就不會擴散。最快的方法,是把血液中的含氧量提高,所以爬山吸入濃度高的芬都精,對癌症最有幫忙;但很多人不了解身體的構造,不了解七日來復,七日一大循環的原理。時間不固定做爬山的活動,錯亂了腦脊髓神經的記憶,效果就不彰顯。
十年養氣十年練功
熊衛大師在《練氣養生入門》談到古人練拳,十年養氣、十年練功。先要由外引內,其次是由內而外,再其次是內外合一。本末倒置哪能真有功夫呢?也就比如人體像火車一樣,光有引擎動是不行的,外在的鋼骨鐵皮也要堅實耐用,才能跑得又快又好;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所以,所謂練氣功,不能只看重內氣如何如何,全不在乎外在筋骨皮的訓練,兩者其實相輔相成,並行而不悖。大師認為氣難言也,非不可言也,但必待己有先天氣現象方能言之。這裡所說的氣,並非肺呼吸的空氣,而是經絡中通行的氣,是一種元氣。我們練太極拳就是氣功之一,經年累月、千錘百鍊,就是要追求此種先天氣,或稱內勁。若練到能體會這種氣,進而掌握此氣,才能真正領略氣到勁到的境界。所謂「以意練意、以氣練氣」 ,不必把氣功帶到雲深不知處的地方,練習者只要切實去做,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現象。
氣功需要外功與內功,同時展開互相配合。外功的用意,在使全身206塊骨頭所組合而成的骨骼系統能維持平衡,矯正骨骼系統的歪曲、僵硬以及肌肉的平衡失調,使身體內各種循環的管線、經絡系統不因骨骼的歪曲而受壓迫。導引、站樁等用意不用力,以鬆柔的方式運動,即在拉開被壓迫的經脈使之能暢通復活。然後,再施以內功的修為,即呼吸吐納、行氣守竅、運轉周天;如此而已矣。
百日築基、打通任督二脈
所謂打通任督二脈,即打通小週天,也就是以練氣化精的呼吸法;舌舐上顎的天池穴凹洞,舌尖就會接到氣,之後氣傳到舌根,透過舌下的玄膺穴下降,順著氣管下十二重樓,氣降到胸部之後,還要將元氣集中成一束,以利於通過心窩的狹小通道,將氣送交肚臍再送往丹田,在丹田內閉氣四分鐘蓄積一股強大的陽氣流,然後使這一股陽氣流從「會陰」經「尾閭」沿後背脊椎骨中央往上昇通過「夾脊」再向上走,通過腦後的「玉枕穴」 ,昇到頂上的「丸泥」再沿山根,舌下回到「丹田」 ,這叫一週天。在這條線上佈滿了人體內最重要的神經系統,以及各種內分泌系統,如脊髓、延髓、小腦、大腦、吐液腺、甲狀腺、胸腺、太陽神經叢、性腺等腺體。在仙道中有句諺語說: 「任督通,神仙一半功」 ,也就是說這個功夫練成對身體的幫忙很大。只要這條線的沿岸骨骼皆正位,沒有歪曲壓迫到管線,正常一百天的練習即可打通,所以稱為「百日築基」 。
天人合一
近代出土的兩千四百年前戰國時代的《行氣玉珮銘》即說: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意思是說,練氣的過程像一棵樹的生長過程一樣,先往地裡紮根,待根紮穩了,再往上萌芽,往天空發展長出枝葉。同樣地,我們將氣吸到丹田,丹田蓄足了氣之後,先要走入地下銜接地氣,讓氣固定再回頭往天發展。
「三光落地地自開」導氣入地的目的,是將天上日月星的能量與地氣合流之後,地氣會反彈向上,我們再利用地氣上升的力量與天的能量相應,能練到這個地步,才是真正的天、地、人合一,人身的小天地才能與宇宙的大天地同步共振。天地氣本來就是對流的,如果一個人的氣能夠上天下地暢通無礙,他就可以藉天地的能量經由體內激發旋洩,產生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筆者的氣功師傅,「台灣純氧養生研究會」的原創人陳廷訓先生,他在一年廿四個節氣交遘的時分,都能從「百會穴」接引天上日月星的能量,經腦脊髓神經到「湧泉穴」 ,流通全身經脈有二分鐘之久,真是天人合一,令人稱奇,也證明大磁場與小磁場的合一絕不虛假。
結語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 ,意指我們能溝通天地,運用陰陽的原理,就能達到真人的境界; 《老子河上公章句》也說: 「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亦闡述天人一體的觀念,這些古代先賢的理論,都在指天、地、人是一個整體,但人必須透過修練,使得人身小天地與宇宙大天地相應,我們才能明白宇宙的真相,也才能掌握自己的健康及養生。
號稱「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數學家約翰.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的精微量子學說指出: 「所謂物質,不過是人類意念所造成的實物而已,真正的實體是思想意念。」意識先物質而存在,物質乃意識所化,生命是由意識啟動的,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圖中間新生的一點,即代表意識啟動生命的現象。
參考書目
一、周易全解 金景芳,呂紹綱著
二、周易氣功 天南逸叟丛雨滋老人著
三、中仙道之究竟 王德槐著
四、氣的原理 湛若水著
五、氣功養生治病 林孝宗著
六、練氣養生入門 熊衛著